女孩在未出生时第一配资门户,其实卵泡数量就已经定好了。
青春期启动后(通常为10-14岁),卵巢在促性腺激素刺激下开始规律分泌雌激素。发育中的卵泡主要分泌雌激素;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则分泌孕激素和部分雌激素;雄激素主要由卵巢间质细胞和肾上腺分泌。如果排卵后没有受孕,孕激素的水平就会越来越低,这个时候子宫内膜就会脱落,也就来月经了。
当卵泡数目少于1000个的时候,代表着卵巢功能衰退了。一般45岁之后,女性的卵泡数目下降得非常明显,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相关症状。
总体来说,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在49岁左右,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到现在都没有太大的变化,一般认为45-55岁之间绝经是正常的。
对于女性来说,雌激素是非常重要的,能维持女性的生理功能。绝经后,雌激素缺乏对人体的影响不是两三年,而是整个后半生都会受影响,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影响,它可以导致一些病理性的改变。
所以更年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。
那么更年期有哪些早期信号或症状?会导致哪些病理性的改变呢?
展开剩余77%一、月经变化
更年期早期症状,一个是月经改变,比如月经周期、月经量、经期时间发生改变。
月经周期出现延长或者缩短。正常月经周期一般是21-35天,短于21天叫月经频发,长于35天叫月经稀发,不管是频发还是稀发,都表示月经周期开始改变了。
月经量变得越来越多或者变得越来越少。一次月经量超过80ml,属于月经过多。如果一个月经周期,湿透的日用型卫生巾数量超过8片,认为月经量比较多;或总有大血块,两三个小时就要换一次卫生巾,这种也可以算是月经量过多;出现贫血,也可以判定月经量过多。月经量小于5ml,属于月经量过少,整个月经期月经量累积湿透一片卫生巾,就说明月经量超过了5ml。
经期时间改变。经期时间3-7天属于正常范围,经期时间持续超过7天,不管月经量是多还是少,都算经期时间过长。
绝经的标准,即月经停止来潮一年以上,促卵泡素水平较高,那么就进入了更年期。不管年龄大小,哪怕只有30岁。
二、潮热出汗
除了月经改变以外,潮热出汗是最常见的症状,没有原因的突然满脸大汗。
正常情况下,雌激素可以作用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,和其他一些介质保持平衡,能够维持体温恒定。
当体内雌激素缺乏,体温调节中枢失衡,一个很小的刺激就会导致血管舒缩,就会出现潮热出汗,很容易被激惹。
三、骨质疏松
雌激素可以促进骨合成,促进钙吸收。雌激素缺乏时,补钙的话吸收也会很差,所以更年期的女性,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。
骨质疏松是一个隐形杀手,会导致腰痛、腿痛;骨骼变得特别脆,很容易骨折。
四、衰老
雌激素可以促进皮肤胶原合成,雌激素降低后,皮肤胶原合成减少,皮肤就会变薄,就会出现皱纹。
不仅是脸上的皮肤变薄,全身各部位的皮肤、黏膜都会变薄。比如阴道黏膜从几十层的厚度变成微薄的几层,黏膜萎缩,弹性减退,导致性欲降低和性交痛,所以很多女性到了更年期都没有性生活了。正常的性生活有利于夫妻双方身心健康,性生活不和谐会造成家庭不和谐,影响夫妻关系。
雌激素降低后,尿道及膀胱黏膜也会发生萎缩,膀胱黏膜变得很薄很脆,很容易出血,引起血尿。
五、爱唠叨
雌激素可作用在大脑灰质,大脑灰质是管记忆的。当雌激素降低时,记忆力就会降低,很多女性因为记忆力降低变得特别爱唠叨。
六、心脑血管问题
雌激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,可以促进大脑、心脏血液循环。
当雌激素缺乏时,血管容易收缩痉挛,会出现头痛。血管长期缺血缺氧,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会高,绝经后和绝经前比,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3-6倍。
另外,有的女性到了更年期会严重失眠,有的持续好多年,甚至到六七十岁还有失眠的问题。
更年期是每个女性都要度过的,更年期的相关症状有的比较轻,有的比较重,但是对生理方面的影响其实都是一样的,比如对心脑血管、骨骼。
所以女性到一定年龄,出现更年期相关症状时,考虑到可能是更年期的问题,要及时看专业医生,进行规范的调理,既可以减少更年期相关的症状,又可以保护心脑血管,减少冠心病、脑梗、心梗的发生,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,对性生活和皮肤也有一个很好的保护和提高。
对于更年期相关症状,目前有很科学的治疗方法,中医调理和补充激素治疗,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,但是在用药治疗之前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规范检查,明确有无禁忌证和慎用证。
激素是一把双刃剑,补充得好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第一配资门户,用不好会存在副作用和风险。所以更年期激素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,不能自己随意补充,使得风险最低,获益最大。
发布于:北京市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